引言:高效电源设计的核心需求
在工业控制、电动交通工具、LED显示屏等应用中,稳定高效的DC-DC电源模块是系统可靠性的基石。基于CXSD62678芯片的同步整流方案,以94.65%峰值效率、9-80V超宽输入电压和20A大电流输出能力,成为高压场景的理想选择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其设计原理、关键配置及性能优势。
一、方案核心特性与规格
1.1. 电气参数
1.1.1)输入电压:9V~36V(标准版),可定制扩展至15V~80V
1.1.2)输出电压:5V±2%
1.1.3)输出电流:20A(峰值限流保护)
1.1.4)转换效率:最高94.65%(24V输入/20A负载)
1.1.5)保护机制:逐周限流、输出短路打嗝保护、欠压锁定(UVLO)
1.2. 机械结构
1.2.1)双层PCB设计(69mm×53mm×22mm)
1.2.2)紧凑布局支持高功率密度应用
1.2.3)基于本方案的参考电源模块图片
二、同步整流BUCK拓扑解析
2.1. 工作原理
采用双MOS管同步整流架构(图5-1):
本方案的拓扑为典型的同步整流 BUCK 结构。采用同步整流 MOS 管代替快恢复整流二极管,从而极大提高电源转换效率。其中,Q1 为高端 MOS 管,Q2 为同步整流 MOS 管,HO、LO 为互补并带有死区时间控制的 PWM,分别驱动 Q1 和 Q2 的导通和关断。L 为储能电感,R 为负载电阻,C 为输出端电容。当 HO 为高电平时,开关管 Q1 导通,输入电压对电感 L 充电,同时对负载供电;当 HO 为低电平时,电感上的电流因无法突变而继续向负载放电,直到 LO 为高电平时,整流管 Q2 同步打开导通。
2.1.1)高端MOS管(Q1):HO信号导通时,对电感(L)充电并向负载供电。
2.1. 2)同步整流管(Q2):LO信号导通时,续流释放电感能量,替代传统肖特基二极管,降低导通损耗。
优势:整流管压降从0.3V降至毫欧级,效率提升5%~8%。
2.2. 关键器件选型
2.2.1)MOS管:
2.2.1.1)标准版:AP90N04K(4颗并联,TO-252封装)
2.2.1.2)高压版:AP70N100K(耐压100V)
2.2.1.3)选型要点:低内阻(Rds(on))、小结电容(Ciss/Coss)
2.2.2)电感(L1):33μH铁硅铝磁环电感,满足连续导通模式(CCM):

式中:
Vin 是输入电压;
Vout 是输出电压;
Fs 是 PWM 工作频率;
Iripple 是电感中电流纹波的峰峰值,通常选择 Iripple 不超过最大输出电流的 30%。
三、电路设计深度解析
3.1. 启动控制
芯片将在低静态电流工作模式大概消耗 50uA 的工作电流,内部仅 UVLO 电路在工作,其他振荡器及
PWM 模块都处于关闭状态,输出电压为零,当 VDD 引脚上的电容电压充电到 4.6V 以上时,芯片开
始正常工作,开启振荡器、PWM 模块及反馈处理电路,输出电压稳压输出,同时输出电压通过外部
二极管到 VCC 引脚提供 VCC 工作电源,启动过程结束。
2 脚外部电阻可以调整启动电压跟关闭电压:
启动电压计算公式:1.2V x (R20+R21)/R21+18uA*R20
关闭电压计算公式:1.2V x (R20+R21)/R21
关闭电压设计为正常输出电压的 70%-90%
3.1.1)启动电阻(R2):20KΩ(标准版)/75KΩ(高压版)
3.1.2)VCC充电:外部电容充电至4.6V后芯片启动,静态电流仅50μA。
3.1.3)关断电压:通过R20/R21调节,设计为输出电压的70%~90%:
3.2. 输出电压调节
3.2.1)反馈网络:
输出电压同过两个分压电阻到 CXSD62678 的 FB 引脚(8 脚)上,而内部误差
放大器基准电压为 1.2V。则输出电压:Vout=(1+R15/R18)*1.2V
R15(3.9KΩ)与R18(1.2KΩ)分压至FB引脚:
3.2.2)精度:±1%(依赖1%精度电阻)
3.3. 限流与短路保护
3.3.1)峰值限流:CXSD62678 芯片的高端输出峰值电流限流大小由串联电阻 R7 决定,峰值电流
的关系式是 IPK=180mV/R7;芯片低端输出峰值电流限流大小由低端 MOS 管内阻决定,峰值电
流的关系式是IPK=180mV/(低端 MOS 管内阻)。由检测电阻R7(0.007Ω)设定:
IPK=180mV≈25.7A
3.3.2)短路保护:
当输出短路、R21 电阻悬空时,CXSD62678 将工作在最大峰值电流限流输出,同时 VCC 的
电压将会失电由于输出电压不能再通过二极管为 VCC 引脚提供电源,CXSD62678 芯片的静态工
作电流很快泄放掉 VCC 引脚上电容的电压,当 VCC 引脚的电压低于 3.8 V 时,CXSD62678
芯片将彻底关闭 PWM 输出,同时输入电源通过外部启动电阻重新对 VCC 引脚的电容开始充电,
当 VCC 引脚的电压高于 4.6V,芯片重新开启 PWM,如果输出一直处于短路状态,芯片将间隙
去开启功率管,此时 CXSD62678 芯片将处于限流和短路保护模式。
3.3.2.1)短路时VCC电容放电至3.8V,PWM关闭;
3.3.2.2)R2重新充电至4.6V后重启,循环“打嗝”模式直至故障解除。
四、PCB与元器件布局关键
4.1. 优化策略
4.1.1)输入/输出电容:
C1、C5 为输出电容,C7、C13 为输入电容,这 4 个电容特性对整机的转换效率有
明显影响,所以要选择高频低内阻的电容,以提高效率。
4.1.1.1)输入(C7/C13):1000μF/16V电解电容(低ESR)
4.1.1.2)输出(C1/C5):470μF/50V(标准版)或100μF/100V(高压版)
作用:抑制高频纹波,提升效率0.5%~2%。
4.1.2)走线设计:
4.1.2.1)功率路径(UIN+→Q1→L1→UO+)采用加粗铜箔,减少压降。
4.1.2.2)GND分区布局,避免数字/模拟地干扰。
4.2. 调试技巧
通内阻小,以及结电容(Ciss、Coss、Crss)小的 MOS 管。
在调试时,注意 MOS 管的开关毛刺尖峰,如果尖峰过大,可以将 MOS 管门级电阻改大。
4.2.1)MOS管尖峰抑制:增大栅极电阻(R4/R8等)降低di/dt噪声。
4.2.2)效率优化:优先升级电感(饱和电流>25A)与MOS管(如SiC器件)。
五、性能实测数据
效率对比(5V输出)
负载电流 | 12V输入效率 | 24V输入效率 | 36V输入效率 |
---|---|---|---|
5A | 93.2% | 94.1% | 93.8% |
10A | 94.0% | 94.6% | 94.3% |
20A | 92.5% | 94.6% | 93.5% |
结论:24V输入时效率最优,满载仍超94%。
六、应用场景扩展
1.工业控制系统:兼容PLC、传感器供电(9-36V宽压适应)。
2.电动自行车转换器:支持电池组12V/24V/36V直接降压。
3.LED显示屏电源:20A驱动能力满足高亮度模组需求。
4.PoE供电设备:匹配48V电信标准输入(高压版支持80V)。
七.方案原理图及工作原理描述
7.1图 6-1. CXSD62678 5V/20A(输入 9-36V)同步整流方案典型应用原理图


八.方案 PCB
8.1 元器件位图

8.1.2)Bottom 层位图


8.2.2)Bottom 层走线图

九.方案板元器件列表
9.1.CXSD62678-5V20A(输入 9-36V)BOM 表

9.2CXSD62678-5V20A(输入 15-80V)BOM 表

结语:方案优势总结
CXSD62678方案通过同步整流架构、精准限流控制及模块化设计,解决了宽压输入场景下的效率与可靠性痛点。其94.65%的转换效率、20A持续输出能力和短路打嗝保护机制,尤其适用于工业、交通、通信等高要求领域。支持定制输入范围的特性,进一步拓展了应用边界。
延伸建议:
1.高温环境需升级MOS管散热(如TO-263封装);
2.如需12V/15A输出,可调整电感至22μH并优化反馈电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