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信息查询
产品 新闻 资料
基于CXMD32133芯片的1000W 24V正弦波逆变器设计方案解析 | 高效SPWM逆变器技术详解
发表时间:2025-08-27 浏览次数:7

引言

       在当今能源转换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,高效、稳定的逆变器成为太阳能系统、车载电源、应急备用电源等领域的核心设备。本文将深入解析一款基于CXMD32133 SPWM专用芯片设计的1000W正弦波逆变器Demo方案——CGD1000W_V2,从其技术特点、工作原理、保护机制到实际应用价值,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。pyU嘉泰姆


一、产品概述

       CGD1000W_V2是一款额定输出功率为1000W、峰值功率可达1200W的高性能正弦波逆变器。其输出电压稳定在220V ± 2%,频率精度高达50Hz ± 0.1Hz,具备优异的波形质量,空载失真率低于1.5%,满载失真率小于3%,完全满足工业与家用电器对电源质量的高要求。pyU嘉泰姆

CGD1000W_V2 这款逆变器是基于 CXMD32133 SPWM 专用芯片而设计的 Demo 方案。其额定的输出功率pyU嘉泰姆

为 1000瓦, 最大输出功率为 1200 瓦,输出电压为 220V±2%,输出频率为 50Hz±0.1Hz,额定输出电流为 4.6 安培。pyU嘉泰姆

1.1.该逆变器集成了多项保护功能,包括:pyU嘉泰姆

1.1.1)直流母线过压/欠压保护pyU嘉泰姆

1.1.2)输出过载与过流保护pyU嘉泰姆

1.1.3)PCB与IGBT过温保护pyU嘉泰姆

1.1.4)输出短路保护pyU嘉泰姆

1.2.该逆变器通过串口可设置或读取以下参数:pyU嘉泰姆

1.2.1)串口通讯可设置参数:pyU嘉泰姆

1.2.1.1)50Hz 纯正弦波固定频率pyU嘉泰姆
1.2.1.2)60Hz 纯正弦波固定频率pyU嘉泰姆
1.2.1.3)交流输出电压pyU嘉泰姆
1.2.1.4)温度保护值pyU嘉泰姆
1.2.1.5)额定功率保护值pyU嘉泰姆
1.2.1.6)额定电流保护值pyU嘉泰姆
1.2.1.7)故障复位
pyU嘉泰姆

1.2.2)串口通讯可读参数:pyU嘉泰姆

1.2.2.1)交流输出电压pyU嘉泰姆
1.2.2.2)交流输出频率pyU嘉泰姆
1.2.2.3)交流输出功率pyU嘉泰姆
1.2.2.4)交流输出电流pyU嘉泰姆
1.2.2.5)交流输出 PF 值pyU嘉泰姆
1.2.2.6)直流母线电压pyU嘉泰姆
1.2.2.7)故障代
pyU嘉泰姆

       此外,通过UART串口通信,用户可灵活设置输出频率、电压、保护阈值等参数,并实时读取输出电压、电流、功率、PF值、母线电压及故障代码,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监控性与可维护性。pyU嘉泰姆


二、核心芯片CXMD32133介绍

        CXMD32133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数模混合芯片,采用CMOS工艺制造,封装形式为LQFP80或QFN70。其内部集成了SPWM正弦波发生器、死区时间控制、多路反馈保护电路和UART通信模块,具备以下突出特点:pyU嘉泰姆

2.1.电流模式控制: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稳定性;pyU嘉泰姆

2.2.中心对齐PWM调制:优化开关损耗与EMC性能;pyU嘉泰姆

2.3.内置两路600V半桥驱动器:驱动能力达±2A,支持逐周关断保护(SD1/SD2),有效防止MOS管损坏;pyU嘉泰姆

2.4.支持三相组网:通过光耦隔离与同步信号,可实现三相机型并联,输出相位差120°的三相电源。pyU嘉泰姆


三、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

3.1.结构概述pyU嘉泰姆
       该方案为 DC-DC-AC 两级功率变换结构,前级为隔离 DC-DC 升压电路,采用了 CGT003 前级全pyU嘉泰姆
桥准谐振升压的驱动模块,DC-DC升压变换结构如图5-1,将蓄电池直流24V或48V转换到310V~400VpyU嘉泰姆
高压直流母线电压,后级为 DC-AC 全桥变换器,采用了 CGS005  电流模式的 SPWM 驱动模块,将高pyU嘉泰姆
直流母线电压转换到 220VAC 的纯正弦波电压,能实现空载波形失真率小于 1.5%、满载波形失真率pyU嘉泰姆
小于3%和高精度输出电压的特性,能满足逆变器行业的波形要求。
3.1.整机工作原理描述
      传统的逆变器,由于开关频率主要被开关管的开关损耗限制,开关频率一般都在30KHz~40KHzpyU嘉泰姆
之间,导致所选的功率器件尺寸比较大,很难实现高效率及小体积的变换器。pyU嘉泰姆
       在CGD1000W_V2逆变器中,公司采用了专有的软开关技术,该技术是准谐振的软开关全桥电路,pyU嘉泰姆
具有开关频率高达70KHz,变换器体积小,功率MOS管开关损耗小、效率高,成本低等优点,每个pyU嘉泰姆
PWM周期里都使功率MOS管工作在零电流(ZCS)开启和关断模式,大大降低了开关管的发热量,pyU嘉泰姆
同时也设计为满载 1000W 时无需外加散热片为目的,在逆变器市场上是前所未有的、完全创新的pyU嘉泰姆
设计。现将结构描述如下:

CGD1000W_V2采用DC-DC-AC两级变换结构: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
        图 5-1 为全桥准谐振 DC/DC 变换器原理图,直流 24V 蓄电池电压通过 Cin 滤波电容连接pyU嘉泰姆
到全桥MOS管Q1和Q3的D端,Cin滤波电容采用了多个MLCC低ESR 的电容并联,Q1、Q2 和Q3、pyU嘉泰姆
Q4,驱动信号为频率70KHz、占空比为50%、上下管死区为500nS的PWM 互补信号,谐振电路器pyU嘉泰姆
件由Lr,Cr组成串联谐振,调试时调整PWM频率使其对应到Lr,Cr谐振点上,目的使其Q1和Q2pyU嘉泰姆
能实现ZCS开启和关断,输出桥式整流由D1、D2、D3、D4组成,经Cout大电容滤波后得到较平pyU嘉泰姆
滑的高压直流电压。直流24V升压到360V左右的高压,主要由变压器的匝比来完成,合理设计变pyU嘉泰姆
压器的匝比,使变换器工作在开环模式,来实现控制逻辑最简化。pyU嘉泰姆
           为了更好的理解全桥准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,现将 Q1、Q2 和 Q3、Q4 实现零电流开启和pyU嘉泰姆
关断的过程描述如下:  结合图 5-1 的原理图,谐振电路由 Lr 和 Cr 组成串联谐振,谐振频率根据pyU嘉泰姆
公式f=1/[2π√(LrCr)],其中 Lr 是包括变压器的漏感。pyU嘉泰姆
         图 5-2为Q1、Q2和Q3、Q4工作在软开关全桥模式下工作波形,”G1 on Q1”信号为Q1pyU嘉泰姆
MOS管的门极波形,”G2 on Q2”  信号为 Q2 MOS 管的门极波形,”G3 on Q3”信号为Q3pyU嘉泰姆
MOS管的门极波形,”G4 on Q4”信号为Q4 MOS管的门极波形,Q1、Q2 和 Q3、Q4为频率pyU嘉泰姆
70KHz,占空比为50%,死区为500nS的PWM互补信号。假设正周期Q1、Q4的门极为高电平pyU嘉泰姆
使其导通, 24V 电源将通过 Q1 和 Q4 加在 T1 变压器的 NP 绕组两端,变压器的NS两端将产生pyU嘉泰姆
24VxN倍的电压(N 为变压器匝比), 由变压器的同名端可知,NS的电压将通过Lr、Cr、D1和pyU嘉泰姆
D4 提供给负载,当电流流过Lr和Cr时,谐振电流将按正弦规律变化,此电流对应到变压器的初级pyU嘉泰姆
电流如图 5-2 所示的“In(p)”电流波形的正半周,“D2 on Q2”  信号为Q2 MOS管的漏极波形,pyU嘉泰姆
从图 2-2 中可以看出Q1和Q2的开启和关断都工作在零电流模式下。同理负周期Q3和Q2的门pyU嘉泰姆
极为高电平使其导通, 24V电源将通过Q3和Q2加在T1变压器的NP绕组两端,变压器的NSpyU嘉泰姆
两端将产生24VxN倍的电压(N 为变压器匝比), 由变压器的同名端可知,NS的电压将通过pyU嘉泰姆
Lr、Cr、D2和D3提供给负载,当电流流过Lr和Cr时,谐振电流将按正弦规律变化,此电流对pyU嘉泰姆
应到变压器的初级电流如图2-2所示的“In(p)”电流波形的负半周,“D4 on Q4”信号为Q4pyU嘉泰姆
MOS管的漏极波形,从图5-2中可以看出 Q3 和 Q4 的开启和关断都工作在零电流模式下。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          传统逆变器的DC/AC变换器一般都采用电压模式的SPWM控制方式作为主控,开关频pyU嘉泰姆
率一般都在20KHz左右,导致所选的LC滤波电感感量比较大,重负载时电感容易饱和。在pyU嘉泰姆
CGD1000W_V2 的Demo板上,DC/AC级是采用CGS005电流模式的SPWM控制方式,pyU嘉泰姆
该模块采用中间对齐 PWM 调制方式,调制频率为 20KHz,此调制方式的优点是H桥上开关pyU嘉泰姆
管的频率为 20KHz,输出电感和输出电容上的开关频率是PWM频率的二倍(40KHz),pyU嘉泰姆
跟传统逆变器的单极性或双极性调制方式相比,在相同功率下,MOS管或IGBT管上的开关pyU嘉泰姆
损耗相同,作用在输出电感和电容上的频率是传统的2倍,这种调制方式可以降低电感的体pyU嘉泰姆
积和线径,同时采用了电流模式的SPWM控制方式后,能提高带感性及容性负载能力。
pyU嘉泰姆

3.1.前级DC-DC升压pyU嘉泰姆

3.1.1)使用CG7003模块实现全桥准谐振升压,将24V/48V直流输入升至310–400V高压直流pyU嘉泰姆

3.1.2)采用70kHz高频软开关技术(ZCS),显著降低开关损耗与发热,提升效率pyU嘉泰姆

3.1.3)变压器设计精密,开环控制简化逻辑,提升可靠性。pyU嘉泰姆

3.2.后级DC-AC逆变pyU嘉泰姆

3.2.1)采用CGS005电流模式SPWM控制模块,调制频率20kHz;pyU嘉泰姆

3.2.2)中间对齐PWM方式使电感和电容工作频率达40kHz,减小磁性元件体积;pyU嘉泰姆

3.2.3)支持容性与感性负载,适用性强。pyU嘉泰姆


四、效率与性能表现

根据实测数据,该逆变器在不同输入电压下均保持高效运行:pyU嘉泰姆

4.1.输入22V时,效率曲线平滑,峰值效率超90%;pyU嘉泰姆

4.2.输入25V与28V时效率进一步提升,满负载仍保持良好散热表现,无需外接散热片。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

五、PCB与硬件设计

方案包含三块核心板卡:pyU嘉泰姆

5.1.功率底板:集成IGBT、MOS管、滤波电容、电流互感器等;pyU嘉泰姆

5.1.1)24V/1000W 功率底板原理图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5.1.2)48V/1000W 功率底板原理图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
5.2.前级驱动板CGT003:基于CXMD32130推挽控制芯片,驱动前级全桥;24/48/60V 控制板原理图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
5.3.SPWM控制板CGS005:以CXMD32133为核心,实现SPWM生成与保护逻辑。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
PCB布局合理,走线清晰,支持双面板设计,具有良好的EMC与热管理性能。pyU嘉泰姆
5.4.CGD1000W_V2 功率底板元器件位图
pyU嘉泰姆

5.4.1) CGD1000W_V2 功率底板 Top 丝印层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
5.4.2)CGD1000W_V2 功率底板 Bottom 丝印层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5.5.CGD1000W_V2 功率底板 PCB 走线图
pyU嘉泰姆

5.5.1)CGD1000W_V2 功率底板 Top 层走线图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
5.5.2)CGD1000W_V2 功率底板 Bottom 层走线图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5.6.CGS005 元器件位图
pyU嘉泰姆

5.6.1)CGS005 Top 丝印层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
5.6.2)CGS005 Bottom丝印层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5.7.CGS005 PCB 走线图
pyU嘉泰姆

5.7.1)CGS005 Top 层走线图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
5.7.2)CGS005 Bottom 层走线图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5.8.CGT003_24/48/60V 全桥前级驱动板元器件位图Top 丝印层
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5.9.CGT003_24/48/60V 全桥前级驱动板 PCB 走线图pyU嘉泰姆

5.9.1)CGT003_24/48/60V Top 层走线图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
5.9.2)CGT003_24/48/60V Bottom 层走线图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

六、变压器设计与绕制

变压器采用CQ4020磁芯,绕制结构如下:pyU嘉泰姆

pyU嘉泰姆

6.1.主绕组使用2mm铜片,分两段绕制,每段1匝;pyU嘉泰姆

6.2.输出绕组为100股0.1mm丝包线,共30匝,疏绕方式降低寄生参数;pyU嘉泰姆

6.3.层间绝缘采用3M胶带,确保耐压与可靠性。pyU嘉泰姆


七、应用场景与市场价值

该方案适用于:pyU嘉泰姆

7.1.太阳能发电系统pyU嘉泰姆

7.2.车载逆变电源pyU嘉泰姆

7.3.UPS备用电源pyU嘉泰姆

7.4.离网电力系统pyU嘉泰姆

其高集成度、高可靠性、灵活的通信接口与完善的保护功能,使其在工业与消费类市场中具备显著竞争力。pyU嘉泰姆


八、方案板元器件列表

8.1.CGD1000W_V2 功率底板 BOM 表

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8.1.CGT003_24V 控制板 BOM 表pyU嘉泰姆
pyU嘉泰姆
8.3.CGS005 控制板 BOM 表pyU嘉泰姆
 

结语

       CGD1000W_V2逆变器方案凭借CXMD32133芯片的先进技术与系统级的优化设计,实现了高效率、低失真、高可靠性的电源转换效果。无论是从技术指标还是实际应用表现来看,该方案都代表了当前中小功率逆变器的先进水平,具备广泛的市场前景与技术参考价值。pyU嘉泰姆

...
发表评论
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